本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由西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在全面总结全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计汇总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数据基础上编制而成。本年度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情况、2019年工作思路等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内容可以通过“中国伊春·西林”政府门户网→政务公开→年度报告栏目(http://www.xilin.gov.cn/)专栏中查阅下载。联系电话:0458-3712262。
一、概述
2018年,我区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围绕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全区各行政机关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02条,通过市政府网站公开432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性、时效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一)决策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推进决策和监管信息公开。我区积极推进决策公开,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信息外,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政策,都进行及时公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公开此类信息33条。制定了《西林区政务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对公开相关信息作出了明确规定。区工信局、财政局等单位初步建立了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制度和推送制度,集中发布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政许可、扶持政策、税收优惠等各类政策信息。对年初确定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重点民生实事及其落实情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发布信息4条。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对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进行了梳理、调整和公开,共涉及2016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3次,在专栏公开发布检查结果2条,发布综合监管和执法检查信息22条。
2.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认真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意见》(黑政办规〔2018〕24号)要求,在“公共资源”栏目依法公开相关信息3条;重点推进住房保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公开发布信息4条;按照《黑龙江省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清单(2018年)》(黑发改法规〔2018〕300号)要求,通过区政府网站及时公开相关信息39条。
3.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认真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意见》(黑政办规〔2018〕25号)要求,按照“谁批准、谁公开,谁实施、谁公开,谁制作、谁公开”的原则,加快推进审批项目服务、批准结果、招标投标、征收土地、重大设计变更、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监督、项目竣工等信息公开,发布信息11条。公开发布合同订立及履行情况、征收土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信息4条。
4.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信息公开。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梳理细化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应当公开的事项,在区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专栏设立了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灾害事故救援和公共文化体育等子栏目,发布信息35条。
5.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推动区政府及其部门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的财政预决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和举借债务情况,以及“三公”经费情况等。财政预决算信息全部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经济分类款级科目。财政预决算信息都经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20日内主动公开。通过区政府网站“财政税费”栏目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171条。
(二)公开解读回应工作情况
1.加强政策解读。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着力做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重大部署的解读工作,解读好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通过“政策解读”专栏解读29条国家、省、市和区政府出台的政策信息。
2.加强舆情回应。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密切监测收集苗头性舆情,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重大政策、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冲击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政务舆情,公开回应舆情2件。
(三)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1.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国办函〔2016〕108号)要求,全区20个单位公开了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实现了更多事项网上办理,实现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便捷。建立完善网民留言、咨询的受理、转办和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答复,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完成网上办理事项616件,专网办理102件。
2.提升实体政务服务能力。加强实体政务建设管理,通过政府各部门和10个社区设置网上办理引导平台的方式,推动线下线上深度融合,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机制。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统一使用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多渠道受理、网上一平台办理、线上线下多渠道反馈,群众和企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以区政府、政府部门为单位,分别公布了“一次办”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由区编委办牵头进行全区统一汇总,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加强实体政务软硬件设施配备,优化力量配置,重点加强了人员、设施、经费保障,结合群众办事需求灵活设立综合窗口,提高办事效率。
3.优化审批办事服务。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取消了16个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完成了本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再造工作,重新梳理优化了办理流程505项,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为相同事项全市通办奠定了基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办事指南,办事指南之外未出现增加其他要求事项;涉及各部门的办事条件发生变化的事项,在完成审批程序后1个工作日内公开了变更后的相关信息和具体实施时间。
(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1.用好“两微一端”新平台。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灵活便捷的优势,积极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办事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服务水平。按照“谁开设、谁管理”、“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避免开而不管、管不到位。
2.整合各类政务热线电话。区政府对各类政务热线电话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只保留了区长专线电话,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做到了“一号对外”、“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政务热线号码过多、接通率低、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
(五)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情况
1.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工作。我们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机制,需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信息之前,都填写信息发布审批单,主管领导签字后才能发布。
2.建立健全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教育局、环保局、文广体育局、卫计局、住建局、民政局等部门已经分别制定了相关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永兴热力公司、供水公司、环卫处、疾控中心、医院、邮政、移动、电信、四中等11个企事业单位编制发布了服务事项公开目录,区政府办公室制发了《西林区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政府公开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18年,按照《条例》,积极做好主动公开工作。我区政府及区直单位通过网站、电视、公开栏等载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02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8年,我区未接到依申请公开申请。
(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我区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2018年,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50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84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答复完毕,办复率达100%。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我区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行效果。区政府虽有常设机构,但编制和人员还未落实,基层单位大多没有独立机构,一些单位没有专人负责,工作开展得不够系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二是个别单位公开形式简单,公开内容不全面,存在只公开,不执行,公开内容变化不大,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三是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投入不足,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单一。少数单位的公开形式还停留在公示板、公示牌上,影响了公开效果。
四、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在市政务公开办的领导下,结合我区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重点要抓好如下工作。
1.抓学习、增能力。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条例》,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大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全体人员政府信息公开知识的培训,加大信息采集、整理的力度,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
2.明责任、保发布。不断加强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指导、推进力度,提高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实施方案、年度报告等相关材料的编写质量,强化政务信息的梳理,并及时网上发布,全面加强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功能。
3.重监督、提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监督,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区年度考核工作重要内容,并结合考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将检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通过加强检查监督,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抓重点、促规范。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重点推进与依法行政密切相关以及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涉及面广的政府信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机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切实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开展。
附表:西林区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附表:
西林区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单位 |
统计数据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 |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3534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3102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6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条 |
981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
/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次 |
30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
1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1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次 |
29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篇 |
1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次 |
|
(一)收到申请数 |
/ |
0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0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件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万元 |
0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1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个 |
1 |
1.专业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人 |
0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万元 |
0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
2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2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