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深入挖掘和传承林区特色民间游戏的价值,探索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创新应用,10月25日,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民间游戏主题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中期推进暨成果展示会在金林区中心幼儿园召开。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立辉、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伊美区、南岔县幼儿园等课题组成员及金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金林区中心幼儿园以“传承民间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为主题,遵循幼儿园五大领域与民间游戏特点,小中大班分别选择适合本学段幼儿的民间游戏进行探索实践,现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民间游戏主题课程实施框架,在幼儿中开展了20余种民间游戏主题活动。课题组成员在操场现场观摩了幼儿园课间民间游戏。小朋友们快乐自主游戏,有的打沙包,有的丢手绢,有的炒黄豆,有的滚铁圈等,你追我赶,或跑或跳,玩的兴高采烈。现场的欢乐气氛感染了观摩教师,大家和孩子们一起跳皮筋、跳大绳,共同回到童年,体验民间游戏乐趣。
金林区中心幼儿园聚焦“幼儿园大环境+班级小环境”,科学规划设计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民间游戏环境空间。通过观摩一楼大厅民间游戏展版,课题组从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主题、意义、种类、玩法等方面,整体了解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大中小班教师从主题网络图、游戏体验、游戏讨论、绘画表征、二次游戏、观察记录等方面对各班级民间游戏主题课程进行了生动介绍和展示。三楼的民间游戏展墙,集中把各班级民间游戏主题课程从初始探索到每一步的实践完善,真实完整的保留呈现,通过回顾对比,直观感受到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主题课程建设攻坚创新的历程和可喜成果。
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生活常识、发展动作体能、拓展认知水平,培养意志品质为课程目标,中心幼儿园通过集体集体教研、民间游戏研讨课等方式,鼓励创新和改编,打通师生思、学、研、行的渠道,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发展目标,融合五大领域进行教学探索,让民间游戏更符合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在展示课环节,刘蕾和曲海华两名教师以民间游戏跳格子为基础,创编《跳格子》《有趣的格子》2节课,将健康领域和科学领域与民间游戏融合拓展,挖掘弘扬传统民间游戏蕴含的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
会上,金林区中心幼儿园园长白丽莉做了《民间游戏主题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汇报》。介绍了中心幼儿园收集整理民间游戏、定位主题和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实施框架、规范规定动作的“四步走”突破攻坚做法,就实施“民间游戏+N”工程,从课程建设、课程评价、环境创设、家园合作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做了经验交流。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设想。经验做法得到课题组一致好评。
市教育研究院李纪霞老师对课题前期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就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重点内容等进行了细致解读,深刻分析当前研究难点,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提高质量、拓展资源渠道、加强成果推广总结和关注教师园所成长发展等五方面部署下步课题研究工作,对幼儿园民间游戏主题课程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立辉总结讲话,对金林区中心幼儿园扎实推进民间游戏的资源整合、创新游戏玩法、课程开发实施能力、游戏化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等民间游戏主题课程开展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和认可。并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希望金林区、伊美区、南岔县等各课题承担单位常走动、勤互动、见行动、敢变动,守正创新,稳步推进研究进程,真正让课题研究服务于教育教学。
科研赋能助成长。金林区中心幼儿园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市教育研究院和课题组的专业引领下,深思、深耕、求真、求实,在民间游戏主题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特色之路。